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的副教授万荣春因其卓越的教育贡献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为“最美教师”之一。这位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毕业的80后学者,自2012年起便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执教。
在许多人眼中,一位上海交大的博士去职业院校当老师或许有些出乎意料,但对万荣春来说,这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葫芦岛作为我国的老牌工业基地和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肩负着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万荣春所在的材料工程系,更是直接服务于海洋大国重器的制造。
初到学院,面对缺乏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的困境,万荣春并未气馁。他坚信教育的力量,尤其是面对基础薄弱但充满潜力的学生。他回忆第一次上课时的挑战,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万荣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他运用“后排提问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他成立了创客空间社团,借鉴研究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带领学生开展学术研究。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体验到了研究生的学术氛围。
万荣春还借鉴在上海交大的学习经历,推出了高职PRP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科研机会。他强调,教书育人不只是教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他经常给学生们讲述材料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和责任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万荣春培养出的学生备受用人单位欢迎,在海洋、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在各自的岗位上表现出色,还成为了大国重器建造中的关键力量。
面对荣誉和认可,万荣春表示,他不后悔选择职业教育这条道路,并会继续努力前行。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教师的艰辛和付出,更展现了职业教育的魅力和价值。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职业教育,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大国工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