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民俗文化 2025-05-28 00:07www.16816886.cn张家界旅游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流传千古的赞美,讲述着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励志故事。他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这一称号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极高赞誉。相较于其儿子苏轼和苏辙,苏洵的成才之路更为曲折和独特。

苏洵并非自小便沉浸在书海中,他年少时向往的是游侠的浪荡生活,四处游历,领略大好河山。那时的他,尚未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有的是时间和金钱去追寻心中的梦想。他的父亲苏序对于他的选择并未过多干涉,这使得苏洵得以自由地世界。

年少时的游历并未让苏洵满足于表面的风景,他逐渐意识到知识的匮乏。当他第一次参加乡试落榜时,那些曾经看不起的人却榜上有名,那一刻,苏洵如梦初醒。他深知自己的不足,开始反思过去的学习态度。回到家中,他翻看自己曾经写过的文章,感觉如同未曾学习一般。于是,他决定焚毁旧作,重新开始。

关于苏洵的觉醒,还有一个故事值得一提。在他二十五岁那年,他与友人游历山水之间,从峨眉到岷山,美景尽收眼底。当他回到家中休息时,发现妻子程夫人的忧虑之色。虽然程夫人并未明说,但苏洵从她对两个儿子的严格教育中感受到了她对自己的期望,希望他能“踏入正途”。尽管这时的苏洵有所触动,但仍未下定决心改变。

后来,苏洵的母亲去世,他回家奔丧时遇见了哥哥。两兄弟的交流中,哥哥的一句问话让苏洵受到了巨大的震动。他被要求描述自己的游历所见,却发现自己无法将那些美丽的景色转化为文字。这次经历让苏洵下定决心潜心读书。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论语》、《汉书》等经典著作都列入了他的阅读清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洵被书中的知识所吸引,越发沉浸其中,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苏洵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反思,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勇敢面对挑战和困境,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他自己所言:“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不仅是对后人的劝诫,更是对自己的鞭策。

上一篇:杂志双封是什么意思呢(双封啥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86.cn 湖南旅游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旅游攻略|旅游景点|湖南旅游|张家界旅游|凤凰旅游|湘西旅游|长沙旅游|旅游费用|衡山旅游|衡阳旅游|岳阳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