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的这些传统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2023-02-09 11:28www.robotxin.com张家界旅游
马山县各族人民和华夏各民族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方民族习惯,这些地方风俗有些是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生活风格的积沉,有些则是这些远古文明的升华。今天给大家做个盘点,看看以下这些马山传统民俗文化,你知道多少?
壮族三声部民歌
马山民歌历史源远流长。据《岭南录异》记载:“汉代时期,土民劳作之余,逢年过节,三五成群唱欢为乐。”欢者为歌也。马山民歌曲调优美、丰富多彩。欢调之多,堪称广西之最。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源于本县东部地区的古零镇、古寨、里当、加方乡,群众叫做“欢哈”、“欢三顿”。其中常唱的蛮欢、三顿欢由于它的旋律流畅,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柔和,风格统一,其结构完整,一二声部有自己的独立音调,第三声部起烘托陪衬和声作用。词一般是五字句和五三五字句式,严格要求腰脚韵。古时每逢新春佳节,重大宗教活动,三月三歌圩,红白喜事等,三声部民歌就以众人组合,欢调激扬,多声部和声恢宏气势而绝对压倒群芳。故称三声部欢为马山欢中之王。
1982年广西著名音乐家范西姆把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撰写论文推向世界,《华侨日报》及音乐杂志刊登发表,引起了音乐界轰动、填补了世界上认为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没有多声部理论的空白。随着该民歌多次代表广西参加国家级的演出活动和进京演出。代表祖国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音乐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和喜爱。1999年、2000年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节少数民族歌曲比赛均获金奖;2002年全国人大代表文化考察团和自治区有关领导专程到马山观看演出。2000年11月《羊城晚报》记者采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并在该报发表称:“广西民歌是全国之冠,马山民歌是广西之冠”。2007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参加第四届中国蒲公英维也纳夏季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展演,向世界展示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魅力。
壮族会鼓
马山壮族会鼓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它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明清两代。其最初的功能为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最后逐渐演变形成壮族民间一种娱乐活动而流传至今。马山壮族会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是锣和钹,鼓者声音洪亮、浑圆、厚重,钹和锣声则显得十分清脆。会鼓时所使用的鼓一般为牛皮鼓,这种鼓是选用生长时间长,木质较坚硬,而且粗大的樟、榕、枫等原木,锯成长约1.5米的木段,挖成空心后做成鼓壳,两头盖上牛皮,用竹篾或铁丝从四周把两头牛皮拉紧后晒干而成。会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序曲)、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则鼓声撼动四面八方。
现时在马山,每逢节庆之日或重大的群众活动,会鼓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每每此时,村村寨寨,一群群茂腾腾的后生汇集山城,他们的身后是田野和大山,如他们一样的朴实和憨厚,咝淄淄的南风吹动大地上的芳草,吹动他们的衣衫,紧贴他们身前的一个个牛皮鼓,呆呆地,就像他们的神情一样,沉稳而安静,空气好像已经凝固……
马山壮族会鼓2008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次参加区内外表演活动,2008年参加奥运火炬广西传递仪式表演,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表演活动,2012年马山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会鼓之乡”。
壮族打扁担
马山壮族打扁担源于打榔,两者为姐妹活动项目。据民国《隆山县志》记载:“槽榔由于浑木大,近颇难得,舂堂之鲜用矣,妇女每用木板以代。其法以一米左右长坚硬之木板,两端垫以长凳,两排列妇女二三,手执扁担上下对击,或附和锣鼓,逼拍轰冬,高下疾徐,自成声调。”这说明,由于环境变化,大的树木逐渐被砍伐,村民要制作的木槽就显得困难了。为此,则用扁担和板凳来代之。
打扁担比打榔灵活多变,演员时而交击,时而转身,时而跳跃,动作文雅优美,扁担敲击发出的响声明快而脆耳,往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马山打扁担获自治区文艺表演奖,八十年代获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一等奖,曾进京向中共十二大代表汇报演出。至今盛演不衰。
扁担不仅作娱乐工具,它还是壮族青年男女的定情物。据清代乾隆年间的《依人担歌》记载:“峒人多用木担聘女,或以赠所私者,壮人的一种风俗。”即对扁担进行艺术加工,两头画龙凤,中间用五彩画上一个个边框,每个框内各写或刻上男女双方爱的盟誓山歌。上歌圩时,小伙子看到意中人时则以小扁担为贵重礼品赠给对方作为定情物。到了民国中期,因小扁担的制作难度大,这种以小扁担作定情物之风俗才逐渐消失。
瑶族打榔
打榔古称“打舂堂”,是马山壮瑶人民民间流行的一项体育活动。
打舂堂历史悠久,唐人刘恂的《岭表录异》云:“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盘舷,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打舂堂之习,世代相传,每逢正月初一至元宵为自由娱乐期,妇女三五成群,作打舂堂之乐,其意预祝丰年,故有谚云:“正月舂堂声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
在马山县东部山区有许多村寨一直保持着这一特有的习俗,每逢节庆之日,打榔便成了村村寨寨壮、瑶群众自娱自乐的表演节目,有些村寨还自发组织业余农民剧团,在各村寨间巡回演出,很得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古寨瑶族乡古寨村农民剧团的打榔表演更具特色,每逢乡庆或民间重大群众活动,那是必演的节目,这一剧团还到北京为首都观众进行表演,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打榔表演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还为壮文化研究者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壮族传扬歌
“壮族传扬歌”是壮族民间伦理道德长诗的总称,起源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形成于明清,内容涵盖社会道德、家庭伦理和个人修养等,被专家誉为“壮族的《道德经》”,主要流传于马山及周边县等红水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柳江流域。
民间古壮字手抄本的《壮族欢传扬》,在壮话语景中,它的意思是传播弘扬伦理道德的诗歌。它以生产、生活、节庆、婚嫁等活动为载体,以歌唱的形式融入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用于传承精神、教化民众、规范行为。格言、名言、谚语及俗语连缀创作而成,通过哲理性的语言,揭露统治者、剥削者的不公道行为,讲述做人的道德规范和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如何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等,传扬歌的产生源于壮民族的稻作文化。长期的稻作农耕,形成了壮民族浓浓的稻作文化,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升华为民族文化传统,转化为民族生活方式,凝结为伦理道德,变为民族精神,使壮族成为一个讲道德、讲文明礼貌的民族。壮族人民把这些伦理道德规范用民歌表达出来,积少成多,久而久之,民间诗人便把它们连缀起来辗转加工,形成长诗。
“壮族传扬歌”是壮族人民的瑰宝,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道德箴言,对现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等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壮族踩花灯
壮族“踩花灯”,壮语叫“踩朝”。 是流行于马山县古寨、加方、里当、古零、白山、林圩、周鹿、乔利、永州等乡镇壮瑶族乡村的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踩花灯”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为超度亡魂而设的一种宗教类以祭祀形式表现的舞蹈。“踩花灯”因围绕花灯踩步跳踏而得名。
举行“踩花灯”祭祀活动的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钟,也就是在午夜时刻开始。舞蹈前,先在逝者棺木前地面摆上九或十二盏花灯,九个花灯就摆成三、三点,十二个花灯就摆成三、四点。花灯是由师公班中会手艺的师傅制作。灯盏用大碗代替,里面盛上花生油或桐油,放上数根灯草(现在用蜡烛代替),碗边贴上红、绿、黄彩纸剪成的花边,样式精巧美观。特别在晚上点燃花灯的时候,更是显得亮光闪烁、灿烂耀眼。舞蹈表演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整个舞蹈在师公取得花灯之时为结束。“踩花灯”舞步伐繁杂多变,快捷有序,看得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是热闹非凡。
在马山县所有乡镇村寨一直保持着这一特有的习俗,每逢丧事之日,都进行“踩花灯”的演绎。“踩花灯”表演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还为壮宗教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史料。壮族踩花灯于2012年5月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蚩尤舞
瑶族蚩尤舞是瑶民们为歌颂和纪念他们先贤蚩尤的丰功伟绩,在每年旧历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还愿节敬奉神灵和庆典节日跳的瑶族传统舞蹈。流行于马山县里当乡、古寨乡、白山镇瑶族村屯;忻城县北更乡、上林县镇圩乡瑶民地区。蚩尤舞历史悠久,流传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蚩尤其人,历史远古,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牛、能和炎、黄两帝一起并尊的人。据《越绝书》曰:“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由于逐鹿一战,蚩尤被炎黄两帝合擒杀之,其部下惨遭追杀,纷纷逃离中原祖地,迁徙到南方各地,他们的居住环境绝大部分都分布在高山峻岭之中,瑶民们靠捕鸟猎兽、开荒种地,建房造物,过上了虽然艰苦,但却较为安全的生活,以此休养生息,繁衍后代。为歌颂和纪念他们先贤蚩尤的丰功伟绩,瑶民们便在每年的旧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定为还愿节,编一种祭祀动作形式来敬奉他,故而得名“蚩尤舞”。
蚩尤舞的结构分为开渠、狩猎、割谷、打谷、扬谷、闹场、背谷等七个部分来进行。舞一开始,先由蚩尤出场吹起了强劲的牛角号,随后高呼三声,“开荒啰”……众应:“呼喂”,然后鼓乐声起。男族人带着长刀、女族人带着一包五谷种子上。众男演员握长矛、弓箭、捕鸟器等道具跟男族人上场。女众演员背竹篓,拿簸箕、锄头、镰刀等道具。随着女族人上场,舞蹈动作以开渠、狩猎、割谷、打谷、扬谷、闹场、背谷设计而舞。场面古朴、粗犷、勤劳、勇敢的瑶味风格。
瑶族蚩尤舞是一个传承较完整瑶族先民的生产劳作舞蹈,对研究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变迁和经济发展等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1982年,经过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曾一度失传的瑶族传统舞蹈蚩尤舞,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2013年9月,由文化馆创编的《瑶山脊》蚩尤舞,参加南宁市第四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总决赛荣获一等奖,同年11月代表南宁市参加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第二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荣获三等奖。蚩尤舞于2014年11月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文化
马山壮、汉、瑶等民族饮食习俗多种多样,各有风采;食品烹制奇特,别有风味。
壮族依山傍水而居,耕田种地为主要劳作。平时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豆类、薯类等杂粮补之。富人家是早稀粥晚干饭,穷人家则多稀干少。独特食品有五色糯饭、黄花饭、菜包饭、艾菜馍、粽粑、白糍粑、灌龙碰、生榨酸米粉等;肉类以猪,鸡、鸭、鱼等为主,也喜欢吃腊肉、鱼生,牛、羊、狗肉少吃。灌串肉也是瑶家接待客人的一种特有习俗,是瑶家待客最高的礼仪。
汉族为马山第三波移民,称谓“后来民”,居住以小圩镇和丘陵地区为主。饮食习俗大部份和壮族相同外,但又有他的独特之处。平时以大米为主食,干稀搭配。小吃烹制具有特色:如米花、凉粽、糕饼、油馍、酸粉、凉拌等,特别对吃鱼生,白斩狗肉,腌制品善于精制,味道酸甜辣麻具佳,爽口非常。山里的汉族还有一种叫做“蒸玉米饭”。做法是先把玉米打磨成小颗细粒状(不成粉末)用热水淋湿浸泡,然后倒入蒸笼加火蒸煮,待水开热气腾腾之际。又将笼里的玉米饭翻动淋水,经过如此三番五次后,“玉米饭”就可以出锅了。出锅了的玉米饭松软醇香,配上精腌腊肉,特制的腊猪板油和火麻青菜汤,真是油而不腻,清爽可口,独具一格,天下少有。尽管现代生活质量提高,但过去凡享用过这种吃法的人,仍是念念不忘,口水横溢。
瑶族过去生活艰苦,吃法较简单。平常以玉米为主食,杂粮参半,逢年过节才有大米饭吃(如今不是如此)。肉类以猪肉、羊肉为主。少吃牛肉,不吃狗肉,喜欢吃动物内脏、腌腊野味。瑶族吃羊肉很有特色,烹制特有的“血旺”、“羊酱”、“骨圆”、“全羊汤”等;这些食品闻名遐尔,如今成了“贵客菜”。吃野味也是瑶族人得天独厚的条件,鼠类、鸟类、狸类、香菇、木耳、竹笋等山珍是瑶家特有的佳肴食品。酒是瑶族人家的精神支柱,逢年过节、接待客人总要一醉方休,素有“无酒不成瑶”之称。
传统民居
壮族人民住房依山傍水、砖瓦结构,房子布局多为坐北朝南,每个村屯大多同一个方向,也有讲究朝向自立山向者。西部地区的壮族人家,有一种用泥土舂实垒起为墙身后盖瓦的叫土泥房,一种用泥砖砌起的叫泥砖房,火砖瓦房只有较富人家才能建。绝大多数房子都开后门,男住北面,女住南面,或是男住楼上,女住楼下,厅堂不设床位。东部山区的壮族人家,房子结构大部分和西部壮族人家相同外,山里一般常起两层结构的房子,壮话叫栏干房,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和放杂物,下层用石头围有一人高,左右开侧门,中间砌石头阶梯进上层正房,上层多用砖砌,用木板相隔,一般为3间,老人男人常住厅堂。上层门前两侧常搭有竹晒台,前后开有窗户。栏干房还有前楼居与半楼居之分,后者上层小半部分填上泥土,是烧火煮饭处,栏干房通风和采光极好。但人畜同居,不够卫生。
汉族群众住房结构大部分跟壮族相同。但形式喜欢建四合院房子,即大门进左右,称门楼。内左右有厢房和放牲畜,左右厢房上空作采光,称天井。内正面为厅堂,两侧有小房为卧室,所有房子没有后门。旧时多为土泥瓦房,也有部分是砖瓦房,也有部分砖瓦房,土泥瓦房有冬暖夏凉之感。
瑶族同胞绝大部分居住在高山深弄里,他们的房子过去多住茅草房,即四根柱子支撑、木头组合成框架,多用茅草和树皮盖房顶、竹叶树皮编成块块围四周挡风雨,房顶中间高而四面低。这种房子有的叫竹楼、木楼,有的叫吊脚楼。屋子里,地面中间开火塘,四周放东西,安床架、摆设比较简单。有些瑶族同胞的建筑也与壮族相同,即建起砖瓦结构的栏干房,上面住人,下面放牲畜。瑶族世世代代以高山为伴,常有民谚云:“瑶族房子离天最近,月亮和星星是他们的邻居”。
总之,马山壮、汉、瑶人民居住的环境概括起来是——汉族住街头,壮族住田头,瑶族住山头。
马山壮、汉、瑶等人民历代建房必须请风水先生架罗盘来定取山向,破土动工必找黄道吉日。以图吉利荣昌,家宅兴旺。壮、汉人逢年过节在大门两侧喜贴对联和门神,瑶族少之。
交往礼仪
马山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其风格可用热情好客来概括。与各地区各民族相同的部分省略不表,只表马山县独特之处。
一、招呼。过去道路交通不便,人们外出多为步行。凡是走过本村村前或本家门前的行人,不管认识或不认识,这村或这家的人都热情招呼,或问要往何处,或请进屋歇脚喝茶。此礼节至今依然沿袭。
二、迎客。马山县西部有些地区,在重大节日或有重要喜事请客,在客人将要到来时,主人家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带着唢呐到门外等候。当客人来到时,就吹起唢呐,唱起迎客歌,跳起简单的迎客舞,然后牵着客人的手进屋。如果有挑担子的客人,尚未进门而被主人发现时,主人还要叫晚辈去接客人的担子挑进屋里安放好。客人走时,主人家也叫晚辈帮客人挑担子出到门外或村口后,才把担子交给客人而告别。
三、入门接待。对于不是亲友熟人而登门的过往行人,人们都以“过门为客”的姿态来招待。给客人让座后,就盛粥来给客人吃,叫以粥代茶。如客人真的肚饿要吃饭,主人就拿出菜来,有饭拿饭,无饭再盛粥来,让客人吃饱上路。如果是正式客人第一次登门,主人往往给客人敬上一杯约四两的酒。对于这一杯代茶的迎客酒,客人一般不能推辞,特别是在瑶族地区,客人不喝下这杯酒,主人会不高兴。
对于亲朋好友登门时,如老主人不在,年青人特别是新媳妇不认识,他们都会很礼貌地问话:“得罪了,未见过面,不知怎样称呼您才对。”客人说明身份后,年青人就会亲切称呼,敬烟敬茶,然后按照亲疏级别招待。
四、入座。接待客人一般在厅堂,主人正中座,主客坐两边,男客坐高凳,女客座矮凳。入席就座的秩序是主人坐在八仙桌的正中,客人和陪客坐在主人的左右两边。平辈房族坐在八仙桌的两边,主人对面是晚辈的年青人位子,厅堂这一桌一般都是男人席,女人则多在后厅入席。
五、席上礼仪。这个礼仪主要的有两种,就是敬肉与敬酒。先说敬肉,最主要的是敬鸡鸭肉。对于桌上的鸡鸭肉,不管是客人还是家人,一般不用自己动手,而是由主人夹给的。这叫做敬肉。敬肉的原则是按照尊卑长幼顺序将鸡鸭肉按质量高低等级依次夹到各人面前的小碟中,有的一开始就把肉分敬完毕。就客人来说,应该把部分肉回敬给主人,以示礼貌,但不应马上回敬,客人要用哪块肉回敬给哪位主人,事先心中有数,等到吃饱饭要离席时才把肉依次回敬给主人,敬完后马上放下筷子告辞离席。这样主人就不会再把肉放回到客人的碟中了。这是一种回敬艺术。再说敬酒。敬酒可分交杯酒和“功夫酒”。交杯酒又分豪放型和文雅型。所谓豪放型,就是主客双方各拿一个可盛二、三两酒的酒杯,斟满酒后互敬给对方,各自接杯后一饮而尽,然后把酒杯交还对方。海量者可连续干杯,有的瑶族地区则以大碗敬酒,一醉方休。所谓文雅型,就是主客双方各用白瓷汤匙从碗中舀起酒,举到对方的嘴边,各自喝完对方匙中的酒。